首頁» 學院動态
學院動态
火花不斷,語驚四座——辯論賽場持續升溫
發布時間:2017-11-07







 

2017年11月1日晚7時,由院學生會學習部主辦的辯論賽第二輪在103教室繼續進行。辯論賽第二輪依舊分為兩個賽局,本輪比賽由學習部辛雨婧主持,15級孫岩東、15級馬嘉蔚以及14級吳宛璐擔任評委。

 

第一局辯論由正方17級新聞4班A隊對戰反方16級B隊,雙方就“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”這一話題展開激烈辯論。正方主張“英雄造時勢”,而反方支持“時勢造英雄”。正方首先從“造”、“時勢”、“英雄”三詞的概念入手進行立論,并結合古今具體事例以及名人名言進行闡述。而對于正方提出的三個關鍵詞的概念,反方随後提出質疑,并利用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強調“隻有存在客觀條件才能塑造英雄形象”。在自由辯論環節中,正方充分運用身邊事例證實本方觀點,而反方抓住正方發言漏洞頻頻發問,一再強調“時勢造英雄,但英雄不一定能造時勢”。在總結陳詞的環節中,正方強調了人民群衆的英雄形象,并提出“新英雄主義更加注重了過程而非結果”。反方則先指出正方的錯誤,并再次強調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。評委們在點評中,首先肯定了雙方準備的充分,而後指出了雙方的不足,認為“正方思路不夠清晰,反方沒有深入解析”,最後宣布反方16級B隊獲勝,最佳辯手為正方二辯石林潔。

 

經過短暫的休息後,第二局辯論繼續進行。辯論雙方分别是正方17級廣告2班A隊和反方17級新聞4班B隊。雙方就“責任大小是否應該與能力挂鈎”展開辯論。正方認為“責任大小應與能力挂鈎”,提出“責任大小與能力挂鈎更有利于社會的公平與發展,是以人文關懷為基礎的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”。反方則支持“責任大小不應與能力挂鈎”的觀點,表示“能力不應是衡量責任大小的唯一标準”。在緊張的攻辯環節中,反方用簡單事例詳細地說明了“可以通過轉換方式承擔更大的責任”這一道理,并多次運用辯論技巧,模糊概念,欲使正方難以瞄準反擊靶心。正方也不甘示弱,在回答的同時欲将對手引入陷阱。接着,在自由辯論環節中,雙方言辭鑿鑿,都以最平常的事例說理,辯論激烈,火花不斷。總結陳詞時,雙方思路清晰,在否定對方的同時多次強調己方觀點,并将辯論的中心與現實意義相聯系。聽完雙方的總結後,評委們點評道“雙方辯論過程中都犯有新手錯誤,仍需改進”。最後,反方17級新聞4班B隊獲得本局辯論的勝利,最佳辯手為正方一辯楊婕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鄭悅      圖/陳林琳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