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» 學生天地» 作品展示
作品展示
實習作品 | 古畫上的盛宴逦迤流動,書生翩跹山林,這家屢屢出圈的衛視到底有何必殺技?
發布時間:2021-05-02

今年春節期間,河南春晚火了!一曲《唐宮夜宴》火爆出圈,14個憨态可掬的“胖姑娘”成了網友們熱議的對象,有人為她們繪制漫畫,有人模仿她們的妝容。《唐宮夜宴》相關話題在某社交平台達到2.2億熱度,單個視頻播放量破5000萬。河南衛視之後推出的兩檔節目《元宵奇妙夜》《清明時節奇妙遊》也都取得了很好的反響,得到了廣大網友的點贊。


bd0dc38960a3460498fd4c031a139d19.png

9806ea83f61d4d6c9342c5280a59a02c.jpg

網友們對于河南衛視春晚出圈的看法各有千秋。有網友認為,河南衛視這場晚會很用心,民族文化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很贊;也有網友說,央視春晚所缺失的創意與用心在河南春晚上找到了。我們很開心看到一場精彩的晚會被大家肯定,但河南春晚的出圈并非偶然,找到背後的緣由所在,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和反思的。

609a21eafb9e488cbdf54a95b8c50fe1.jpg

01

回望:“文化衛視”,命途坎坷

“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,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。”河南曆史悠久、文化燦爛,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。自夏朝以來,先後有2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。河南文物古迹數不勝數,現有洛陽龍門石窟、安陽殷墟、登封“天地之中”曆史文化建築群等六處世界文化遺産。在河南,你能夠參訪祖根聖地黃帝故裡,領略最古老漢字甲骨文的魅力,追溯造福人類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,觀摩享譽世界的少林功夫、太極拳,還能夠追尋古絲綢之路悠悠的駝鈴聲。

a625b26d93304fceb560b5035daad192.jpg

河南擁有多處文物古迹

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河南衛視多年來一直以“文化衛視,寓道于樂”為口号,将重心放在文化節目的制作上。但這條“文化衛視”之路卻不太好走。


河南衛視有三大“台柱子”——《梨園春》、《武林風》和《華豫之門》。


《梨園春》是以豫劇為主、彙集各地不同戲曲劇種,以戲迷擂台賽方式呈現的一檔戲曲綜藝。1994年播出至今,它已經走過了27年。它在《超級女聲》之前就引入了“海選”的概念,不僅保證了節目的精彩,也捧紅了許多的草根明星,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戲迷彙聚鄭州,隻為攻下擂主。每年梨園春新年戲曲晚會,現場一票難求,是當之無愧的戲曲界“頂流”。

3d3ad885670a4f6f92f926daac9b962a.jpg

《梨園春》節目海報

另一檔節目《武林風》的名聲就更為響徹全國。2004年,依托少林武術和太極拳的文化底蘊,河南衛視推出了武術搏擊類節目《武林風》,自此它就成為了中國的UFC,每年不定期舉辦國際賽事,收獲了衆多粉絲,收視率屢創新高。這股風甚至刮到了國外。2010年11月13日,《武林風》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比賽一票難求,美國多家媒體都對此進行了跟蹤報道。


《華豫之門》是一檔大型鑒寶類文化綜藝,節目以知識,趣味,娛樂,時尚為構成元素,用遊戲娛樂的形式展示華夏文明。節目的宗旨是在文化解析中發現中原,在談論古今中诠釋中原。這檔節目十分接地氣,每兩周會舉辦一次鑒寶活動,全國各地都有人趕來參加。它真正做到了為普通百姓提供一個了解珍寶、感受古代文明的窗口。

d446c4d75fc04ec18d5efcb88244b185.png

《華豫之門》中收藏者進行自我介紹

但好景不長。2010年前後,由于辦台理念和技術思維日漸落後,河南衛視開始走起了下坡路。《梨園春》因為對年輕一代吸引力不足,也因傳統戲曲日漸呈現出頹勢,慢慢淪為了老年人的節目;《武林風》陷入了“打假拳”的黑幕風波,甚至武僧一龍被扒出不是少林寺弟子,節目熱度大減……近年來,河南衛視民生類節目逐漸占據了主要地位,《民生大參考》《小莉幫忙》《百姓調解》這三檔節目将河南衛視死死地框在了河南人的家常瑣事、奇聞轶事裡。河南衛視在全國衛視中的地位日漸跌落,甚至許多本地人也不再收看河南衛視。


在走向沒落的這幾年裡,河南衛視并非沒有創新。《漢字英雄》《成語英雄》是河南衛視原創的節目,但大家更熟悉的則是後來的CCTV《中國漢字聽寫大會》等系列節目,因為河南衛視的這兩檔原創節目熱度不夠。還有一檔制作精良的真人戶外綜藝《少林英雄》,由兩位明星教練帶領9個素人小孩完成為期2個月的少林寺封閉式訓練營生活。節目最後幾位少林英雄将少林基礎功夫展示的很到位,但因為宣傳不夠等多方面原因,這檔綜藝收視率不佳,隻拍攝了一季。

b090e15f69f2445cb85cd45d2536fd31.jpg

02

如今:創意+科技=出圈


在河南春晚走紅後,河南衛視緊跟着推出的《元宵奇妙夜》和《清明時節奇妙遊》晚會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論。


河南衛視這次是真的出圈了。在經曆了幾年的沒落後,究竟是什麼“法寶”給這個“文化衛視”注入了新的活力呢?


第一,是節目獨具創意。


《唐宮夜宴》緊跟時代潮流,是一個把“國寶、國風、國潮”都囊括了的節目——國寶有蓮鶴方壺、婦好鸮尊等,國風有千裡江山圖等,而14個唐朝樂官的服飾、律動,以及宮殿的動漫化處理,則接近于國潮文創中唐朝的樣子。舞蹈中唐朝樂官們在去往宴會的路上嬉戲、搞怪,則給博物館裡的唐俑注入了靈魂:原來唐朝的人們也曾生動地生活着!另一個節目《天地之中》另辟蹊徑,将起源于河南的太極文化與中華民族的航天夢融合在一起,演員穿着宇航服打太極,站在星河宇宙之間,周圍是飄落的隕石。網友們紛紛表示:從沒看過這樣的武術表演,太震撼了!

《元宵奇妙夜》則是個整體都頗具創意的晚會。這場晚會沒有主持人,而是通過唐宮小姐姐們将節目串聯了起來:跟随她們的腳步,我們在河南博物院欣賞來自新石器時代的“賈湖骨笛”,去到洛陽應天門看看那修複好的雕欄畫棟,又和GAI一起用歌聲緻敬各行各業的中華好兒女,再去登封觀星台觀看武術表演,聽霍尊講述蓮鶴方壺的魅力……最後,我們跟着她們偷溜出博物館,在上元燈會上放起寫滿祝福的孔明燈。這一次,河南衛視借助唐俑“幻化”的唐宮小姐姐,用她們妙趣橫生的肢體語言串聯起不同朝代,讓文物“活”了起來。

819df27b297446e0be712ef30a84d299.jpg

唐宮小姐姐參加上元燈會

《清明時節奇妙遊》在創意上也絕不遜色。河南衛視打造的二次元形象“唐小妹”帶你去往8個名勝古迹觀看演出;河南博物館亮出了曆時千年的文物Battle,讓文物拟人地進行了“河南話版”的現代Rap;你甚至還可以通過“3D全景汴京城”親自感受《清明上河圖》的魅力,并寄出孔明燈來緬懷逝去的親人;最具創意的則要當屬《紙扇書生》了,節目采用實景拍攝,表演者轉戰各個風景地打卡,最終呈現出了美妙的歌舞。

8910b012afbf442c987cafacaac75b13.jpg

《紙扇書生》在登封少林寺實景拍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,則是科技的恰當使用。


河南衛視在春晚節目的制作上,可謂是下了大功夫。在《唐宮夜宴》中,拔地而起的皇宮讓人眼前一亮,仿佛置身大唐盛世;5G+AR技術的運用則把虛拟場景與現實舞台相結合,将歌舞放進了博物館場景。《天地之中》更是将科技感拉滿!利用AR技術,很多電影大片裡才有的畫面出現在節目中:當磅礴大氣的背景音樂驟然停止時,齒輪顯現,一個俯沖推鏡,仿佛已經過去了幾千年;鏡頭再轉,演員們在宇宙星系的八卦陣中,太極打得風生水起,自星空深處,一架“星辰”飛機一飛而過……

64b48d2187ca4cdb9b2b2cf568efc981.gif

710e89777e1f4f6cb654f8608148c243.gif

河南春晚節目《天地之中》

《元宵奇妙夜》中,科技運用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國寶“活”了。利用AR技術,陳列在展示櫃中的7位唐俑在聽到笛聲後聞聲而動,幻化成了真人;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蓮鶴方壺的壺蓋上方有一隻展翅欲飛的仙鶴,AR技術讓仙鶴“活”了起來,飛向了霍尊的演出現場。在《清明時節奇妙遊》中,VR技術則給觀衆們創造了遊覽河南的機會:從信陽茶山到嵩陽書院,在人間四月天,共賞河南春光。

22fbf54c6564421b9a06289b36d85367.jpg

二次元人物唐小妹帶你遊遍河南

03

反思與展望:以文化打底,以創意添彩,以科技賦能


從河南衛視的發展路徑來看,它的确一直在踐行“文化衛視,寓道于樂”,多年來一直堅持把文化傳承融合到電視節目中去,并在起起落落的過程中探尋着新的呈現模式。對比過去的《梨園春》等老牌文化類節目的日漸式微與今年這三場文化盛宴的出圈,“以文化打底,以創意添彩,以科技賦能”是我們從中得來的寶貴經驗。河南春晚總導演陳雷談及出圈原因時說:“方向找對了,立足華夏文化和黃河文化,然後運用新的表達方式和技術手段,把我們的思想和要表達的情感放到節目裡。”

61da9a7f291840bab48bc2b641739fc6.jpg

在節目中插入古詩詞、習俗的講解


對于未來的文藝節目創作方向,陳雷表示,今後可能要下功夫在表達上面,立足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,然後做更多的融合,進行新的嘗試和碰撞。老牌節目《梨園春》也即将迎來新的改革。如何讓戲曲成為年輕人關注甚至喜愛的對象,是《梨園春》能否成功破圈的關鍵所在。為此欄目組推翻了多個方案,最後确立了新的改革方向:不同流派、劇種、名家荟萃到舞台上;沉浸式的話劇體驗;亭台樓閣、小橋流水的實景和虛拟的結合讓演員置身其中,觀衆身臨其境……

河南衛視這一次重新出發,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,不抗拒新時尚和新科技的介入,古今結合,老少皆宜,為的是真正打造出了屬于中國人民的雅俗共賞的文化節目。當我們把從文化中汲取的精髓融入到生活中,情感裡,血脈裡時,節目的意義就達到了。


在今年,河南衛視計劃盡力在每一個傳統節日都策劃出一場特别節目。接下來,就該期待端午節的特别盛宴了。不知道這一次,河南衛視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?

文、排版 | 張婉晴

圖 | 源自網絡

指導老師 | 路鵑
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