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3月27日晚,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同開展了“地球一小時”全球接力活動,從東半球到西半球,從北半球到南半球,7000多座城市共同為節能減排打Call。
“地球一小時”的意義不僅是這一小時的節能減排,而是通過這種形式來倡導綠色發展、循環發展、低碳發展的環保理念,“地球一小時”背後是對“節能無盡時”的呼籲。
地球一小時(Earth Hour),是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,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:30,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産品一小時,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
“地球一小時”活動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間8:30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展開,當晚,悉尼約有超過220萬戶的家庭和企業關閉燈源和電器一小時。事後統計,熄燈一小時節省下來的電足夠20萬台電視機用1小時,5萬輛車跑1小時。很多參與的市民反映,當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時多了幾倍。
2009年,“地球一小時”來到中國。
應對氣候變化,不止熄燈!
20個節能小技巧奉上
熄燈一小時,對于節約能源、減少污染或許隻是杯水車薪。但是,當由此激發的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化為行動,那對于全球環保事業的貢獻,将絕不限于數字。
每個人微小的努力,都是生态保護成功的關鍵。這個星球,需要你我一起守護。
圖片、視頻/來自網絡
作者/倪嘉婧
指導老師/徐藝心